您所在的位置:即墨信息港 > 即墨乡镇 > 潮海街道

青岛故事|即墨八旬老人坚守40载,传承泥花手艺盼后继有人

发布:2025/3/29 8:13:44  来源:即墨信息港  浏览次  编辑:佚名

在青岛市即墨区潮海街道龙泉河畔的后铺下村里,80多岁的民间手艺人杜崇顺,用四十余载的光阴坚守,执着守护着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——泥花制作。

杜崇顺制作泥花的原料,取自龙泉河底的黄泥。这看似普通的黄泥,获取却并不容易。河底的泥土分为三层,第一层是熟土,第二层为黑土,而最适合制作泥花的黄泥位于第三层。每次寻泥、挖泥,都要费一番功夫。

将取回的黄泥反复摔打,是泥花制作的关键步骤。通过不断摔打,黄泥的韧性和精细度大大提高,这才使得制作出的泥花不开裂,品质上乘。

泥花看似造型简约,实际制作工艺相当复杂,需要历经十多道流程。从最初的取泥、摔泥,到塑形、晾晒,再到上色、装饰等,每一步都凝聚着杜崇顺老人的心血。

杜崇顺的泥花手艺是从长辈那里学来的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杜崇顺学习制作泥花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,让家人能吃饱饭。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,杜崇顺和他们村制作的泥花不仅热销,还声名远扬,各地客商纷纷前来进货,一度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。

然而,时光流转,曾经热闹的泥花制作场景如今已不复存在。如今,村庄里还会制作泥花的只剩下杜崇顺老人一人。但他始终没有放弃,制作的五彩泥花深受大众喜爱,还多次受邀参加各类民俗文化展销会,成为展示民间手工艺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
面对这门传承多年的手艺,杜崇顺满心忧虑。他深知泥花制作工艺复杂,学习周期长,年轻人大多不愿意投身其中。但他仍心怀期待,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学习这门手艺,让泥花制作技艺代代相传,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。

相关文章

文章随机推荐
Copyright © 2003-2009 Shuzire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